華興的另一位主力—張磊平主任
〜林建業〜(華興前校長)
朱主任承杰兄不幸日前逝世,我在追思禮拜上代表當年華興老同事校友講幾句話,會後葉國輝老師要我把講稿留著,將來放在球隊隊史室云云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想起一樣對華興有許多貢獻的張磊平主任。張朱兩位當年都從軍中退下來,都在行政機構服務(朱在省政府主計處,張在雲南省政府李彌將軍處)。黃院長接任以後,求才若渴,我的印象中朱主任是黃院長弟弟黃德成先生推荐,張主任是院長好友羅衡委員(雲南籍立法委員,西裝革履,女扮男裝)推荐。他們當年都才20幾30,年輕有為,生氣勃勃。華興初創百廢待舉,可以說一切典章制度等待建立。
黃院長常說:我擔任過大學訓導長、教授,沒有辦中學、小學經驗。民國44年秋,我到華興不久,有一天她叫我陪她到北投省立台北育幼院(現在北投捷運站南側)見院長張雪門先生,張浙江寧波人,北師大畢業,是北平香山育幼院院長,香山育幼院當年非常著名,張則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。見了第一次面以後,若遇問題,黃院長常叫我下午沒有課的時候,單獨前往求教。
我們華興若干做法觀念是他指導的,我記的最牢的如:建立家的形象、遊戲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、孩子在地上打滾,衣衫不整,沾了泥巴是正常現象等等。也由此我們知道黃院長是一位虛懷若谷,求好心切,肯做事勇於求教他人的長者。
張主任來的時候不是主任,但他擅長文書業務,那個時代沒有電腦,所有公文份數多的,需刻鋼板油印,簽呈全部需要手寫,張朱兩位主任都寫的一手好小楷,張尤擅大字,華興標語、牌坊全出自他手。華興成立的時候總務主任吳素蘭,後來是陸叔皓,兩位都是女的,陸主任先生蕭忠國(留德,曾任師範大學教授)擔任實踐研究院第七組主任(掌管總務),華興要用車輛,研究院提供支援,他離開研究院以後,才改為情報局支援。
張朱二人都是工作狂,都是黃院長得力助手,也都能言善道,辯才無礙,華興應興應革事項,他們贊成的話,可以說完成了一半。故我這篇小文稱之為[主力]意即在此,張主任不到晚間七、八點不會下班。張主任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跟廠商議價,開門見山的說:這是夫人辦的育幼院,是做善事、積功德的機構,你要以最低的價錢給我們,你要賺錢到別的地方去賺,我們不會抽你一根煙,而且給你的是即期支票。我擔任校長時購物議價,如需要我出面時,我也如法炮製。
陸主任請辭以後,他升主任,文書請一位陸軍大學退休上校柳翼雲先生擔任,柳湖南人、文筆好,我們叫他柳夫子,大概民國48、9年間,夜裡還教過老師們一段時間論語,大概民國52、3年間病逝,接下來是唐維銘先生,唐紹興人,也以文筆見長,所以華興早期公文簽呈如果還在的話,可以見證此語之不虛。
張主任為公家撙節財力、物力,當年所有食衣住行育樂給養、辦公用品,抓得非常緊,可以說搞得大家吱吱叫,那個年代經費來之不易,真正一塊錢當兩塊用,與之今日不可同日而語。
張主任大概於民國72年退了,我擔任校長時為感念他的辛勞,曾派車去接他回學校,在早晨升旗後,學生代表獻花,我向在場師生們介紹他對華興的貢獻。今天看到亓樂義在E—mail裡說「沒有朱主任,《蔣夫人與華興》將去掉大半,所幸他留下了美好回憶」。惜張主任早走幾年,否則《蔣夫人與華興》必更精采是可以肯定的。我在國外一段時間,每年聖誕節我們互有聖誕卡往返,後來他生病,我身體也不好,95年春與旅居在溫哥華的校友們聊起,徐銘山說:「王玉根跟我說:『張主任三個月前過世了』」。如今當年兩位暱稱為阿哥阿弟(張是阿哥、朱是阿弟)的華興夥伴先後走了,留下許多讓人懷念的地方,謹以此文讓校友們知道華興的老老師功在華興的點滴。
留言